石松屬地生或著生,直立或懸垂,孢子葉集生於枝條末端,但不一定形成孢子囊穗。

臺灣有18種。

A. 具明顯緊縮之孢子囊穗(strobili)

     攀緣性,懸垂,葉小,僅02.~0.3cm,鱗片狀,具長尾尖

木賊葉石松 ( Lycopodium casuarinoides ) 連結

攀緣性,孢子葉集生在枝條在末端,形成孢子囊穗。

DSCF2080.jpg  木賊葉石松  

 

不具上述特徵(攀緣性,懸垂,葉小,僅02.~0.3cm,鱗片狀,具長尾尖),孢子穗有柄

玉山地刷Lycopodium yueshanense Kuo

1. 直立

2. 小葉二形,具腹背面,明顯平面二叉分支,扁平枝腹背兩面之小葉同根莖在地表以下,分支在同一平面分支密 

3. 孢子穗有柄

臺灣特有種,主要出現在高海拔山區。

 

 

地刷子Lycopodium multispicatum J. Wilce

1. 植株具腹背面,枝條明顯平面二叉分支。懸垂性

2. 小葉三形扁平枝腹背兩面之小葉不同,根莖在地表之上,分支稀

3. 孢子穗有柄

分佈菲律賓、中國西南、越南等地,臺灣在全省中海拔山區可見。

地刷子地刷子  

 

假石松Lycopodium pseudoclavatum Ching (彩圖8)

1. 地生,匍匐性,具分支

2. 小葉螺旋排列小葉疏鬆

3. 孢子囊穗有柄,孢子穗具分支,通常每一直立枝具10個以上孢子囊穗

臺灣過去將本種及日本石松(L. japonicum)都當作L. clavatum L.。本種和日本石松最大的差異在於本種主要分佈在箭竹原中,其小葉較疏鬆,孢子囊穗較大,且有分枝。而假石松和日本石松都和林奈所指的L. clavatum L.不同。
分佈中國大陸、印度等地,臺灣可見於中海拔山區。

假石松  

 

 

日本石松 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ex Murray

1.地生,匍匐性

2. 小葉螺旋排列,小葉緻密,通常一直立枝具2~3個孢子囊穗

3. 孢子穗具分支,,孢子囊穗有柄。

Lycopodium clavatum DeVol non L. in part
地生,匍匐性,具分支,孢子囊穗有柄。
臺灣過去將本種及假石松(L. pseudoclavatum)都當作L. clavatumL.。本種和假石松最大的差異在於本種主要分佈在森林中,其小葉較密孢子囊穗較小
而日本石松和假石松都和林奈所指的L. clavatum L.不同。
分佈溫帶及熱帶高山,在台灣可見於全省中高海拔開闊地。

日本石松 日本石松  日本石松

 

 

玉山石松 Lycopodium veitchii D. Christ〈彩圖5

 1.地生,主莖匍匐於地表面,直立莖圓柱狀,分支多次。

2. 植株高4~8cm,孢子穗單軸,每一柄具1~2個孢子囊穗。

分佈中國西部,在臺灣則見於高海拔地區。

Lycopodium veitchii D. Christ 玉山石松 Lycopodium veitchii D. Christ 玉山石松  

 

 

 

不具上述特徵(攀緣性,懸垂,葉小,僅02.~0.3cm,鱗片狀,具長尾尖),孢子穗無柄

玉柏 Lycopodium juniperoideum Swart (彩圖13)

1. 地生,直立,基部分支,直立枝分叉一次以上,形成叢狀

2. 孢子穗多,無柄

分佈北半球溫帶及熱帶高山,在台灣可見於中高海拔山區。

玉柏  

 

杉葉蔓石松Lycopodium annotinum L. (彩圖9)

1. 地生,直立,直立枝多不分叉,至多僅一次分叉,匍匐枝小葉和直立枝同型

2. 孢子囊穗無柄,小葉多少反捲。

分佈範圍在北半球溫帶地區,台灣中海拔山區可見。

 

B. 不具孢子囊穗,為鬆散之結構,孢子枝多少分叉

垂枝石松 Lycopodium phlegmaria L. 
( 垂枝馬尾杉 ) 彩圖11

1. 著生性,植株下垂,20~30cm長

2. 營養葉10~15 mm大小,小葉基部平,孢子葉比營養葉小很多,集生枝條末端,形成細長分枝。

分佈舊世界熱帶,台灣在南北兩端低海拔地區有之。

垂枝石松  

 

小垂枝石松 Lycopodium salvinioides (Hert.) Tagawa 連結

1. 著生性,植株下垂,30cm以上

2. 營養葉5~6 mm大小,小葉有柄小葉基部圓

3. 孢子葉比營養葉小很多,形成細長分枝集生枝條末端。

分佈菲律賓、臺灣、琉球,在台灣見於中南部低海拔山區。

 

葉細小,呈鱗片狀

銳葉石松 Lycopodium fargesii Hert. (彩圖10)

1. 著生性,下垂,植株長30cm以上

2. 葉細小,呈鱗片狀,小葉側面略呈弓型,葉尖朝向中軸 ,孢子葉明顯小於營養葉。
分佈於中國大陸、日本、琉球,臺灣則見於中海拔山區。

 

小葉不具上述特徵(小葉側面略呈弓型,葉尖朝向中軸)

鱗葉石松Lycopodium sieboldii Miq.

1. 著生性,植株約30cm長,具分枝

2. 小葉長1.5cm,葉尖朝上

3. 孢子葉和營養葉幾乎等大,葉細小,呈鱗片狀

分佈中國大陸、日本、琉球,臺灣則見於北部中低海拔山區

 

線形至橢圓型,營養葉橢圓形,孢子葉披針形

福氏石松 Lycopodium fordii Baker 
連結 (彩圖17)

Lycopodium hamiltonii Spring

1. 著生性,二叉分支,幼枝直立,老枝下垂,植株長20~40cm

2. 營養葉橢圓形小葉無柄,朝上,往上漸小。

3. 孢子葉披針形
分佈印度、中國大陸、琉球、日本,在臺灣低海拔山區可見,日前數量逐漸減少。

福氏石松  

 

營養葉及孢子葉皆為長線形或披針形,

覆葉石松 Lycopodium carinatum Desv. 
(覆葉馬尾杉)

1. 著生,老莖下垂,植株長約8cm

2. 不具孢子囊穗,為鬆散之結構,孢子枝多少分叉

3. 孢子葉和營養葉幾乎等大

4. 葉線形

5. 營養葉及孢子葉皆為長線形

6. 全株小葉完全貼伏莖上

分佈於熱帶亞洲,臺灣在低海拔山區可見之

覆葉石松 覆葉石松  

 

 

柳杉葉蔓石松 Lycopodium cryptomerianum Maxim.

1. 著生性,莖不分叉

2. 營養葉及孢子葉皆為長線形或披針形,小葉平展或反折,至多僅基部小葉貼伏,小葉無柄2mm寬,15~18mm長,末端朝上

3. 孢子葉和營養葉等大。
分佈韓國、日本,在臺灣則見於北部中、低海拔山區。

 

 

 臺灣石松 Lycopodium taiwanense Kuo

Lycopodium pulcherrimum Wall. 線葉蔓石松

1. 著生性,植株下垂,10~25cm長。

2. 在近基部及有分枝,酷似叢生。

3. 營養葉及孢子葉皆為長線形或披針形小葉末端朝上孢子葉小於營養葉。

L. pulcherrimum Wall. 是喜馬拉雅山區的種類,其小葉較長,孢子葉和營養葉等大,和台灣的種類不同。
臺灣特有種,出現中高海拔山區。

 

杉葉石松 Lycopodium squarrosum Forst. 連結

1. 著生性,營養枝分支1~2次

2. 基部小葉明顯反折,中段小葉則朝外

3. 孢子葉和營養葉大小相近。
分佈熱帶亞洲,全省中低拔山區可見。

 

寬葉石松 Lycopodium cunninghamioides Hayat 
(彩圖15.16)

1. 著生性,僅1~2次分枝,60~75cm長

2. 營養葉及孢子葉皆為長線形或披針形,小葉全緣,朝上,基部貼伏莖上,中段以上朝外45度,小葉往上漸小。

臺灣特有種,見於中海拔山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dars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